当前位置:首页 >>2016-2017学年  
 
浅谈绿色化学观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622    更新时间:2017/12/13
 
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空气污染、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土地沙化以及白色污染等。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寻求一种从源头上解决污染的方法才是根本之策,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渗透绿色化学观念,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落实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绿色化学简介

1、绿色化学的涵义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 包括原料和试剂在反应中的充分利用,它是实现化学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手段,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1]。

2、绿色化学的特点

绿色化学是以绿色意识为指导,以杜绝化学污染源为目的,以实现绿色化学为最终目标。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以无毒、无害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选用对设备无腐蚀性、对人身无危害和不产生废渣、不污染环境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实现废物的“零排放”,最终开发研制出环境友好产品。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势在必行

1、化学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的可行性

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高中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动脑积极,思维活跃,对于事情的对与错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对于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于绿色化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把绿色化学贯穿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及环境科学知识,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知识层面来看,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以及用途的一门学科。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等来进行实验,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无害。

2、化学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要求高中化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绿色化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普及相关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自主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意识[2]。现代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将绿色化学渗入高中化学也是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因为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弥补化学知识的空白、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内容,还能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水平提供良好的机遇,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化学知识,而是利用绿色化学这种健康的观念,自觉主动地学习[3]。除此之外,绿色化学的观念恰好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将绿色化学渗入到化学课堂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的途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资源

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是每一位化学教育者务必要做的。在整个高中的教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占了主要部分。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处处可以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例如:“卤素”教学中,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这样能够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碘的升华实验使用内装碘晶体并且预先密封好的玻璃管,这样就符合减量、重复使用的绿色化学要求;合成硝酸工业,氨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等工艺流程中采取了循环操作,体现了绿色化学中节省资源能源的基本原理。“氮与硫的氧化物”教学中介绍酸雨的危害与防治、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等,并且在介绍“氮的氧化物”时,可以介绍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等危害,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硅和硅酸盐工业”教学中介绍传统建筑材料的危害以及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除此之外,“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教学中介绍能量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原电池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指出了化学电源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倡导回收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烃与烃的衍生物”教学中介绍室内的化学物质与污染、白色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等知识,让学生学会用绿色化学观点来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尤为常见,实验教学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给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尽量减少污染,并且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用绿色化学的观点改进和优化化学实验,从而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减少实验药品用量的最佳方法是“微量化学实验”。“微量化学实验”,即采用常规的小量实验仪器(如:点滴板、注射器、三通玻璃管等)进行实验。其是指在不改变实验的方法、操作技术,只是采用常规的小容量仪器,药品用量减量而已。除此之外,还要提醒学生需严格控制废渣、废气、废液等“三废”的排放,若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当遇到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并且气体量较大时,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出;对于液体排放物则可以根据溶剂特点,做到分门别类回收处理;用脏的玻璃器皿尽可能地回收利用。这些都体现出绿色化学的要求:无污染、无废物、省资源、多循环、多利用。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便能深刻体验到“绿色化学”理念。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

在社会的生产、生活中都可以渗透绿色化学观念,以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建议有如下的形式:

形式一:绿色化学知识板报。教师可以以绿色化学为主题举办一次板报设计比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外之余了解更多的绿色化学知识,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的意识。

形式二:绿色化学知识竞赛。学生自主或者学校举办绿色化学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知识,使学生能掌握一些实用的绿色技能。

形式三:专题讲座。针对绿色化学,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讲座。借讲座这种直观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接受到更多的更为广泛的知识和信息。这种方式潜移默化的让绿色化学观念深入学生头脑,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形式四:组织社会实践。理论永远离不开实践,只有自己亲自体验了才会有更深的印象,提升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到纸厂、自来水长、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进行实地调研,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四、关于渗透绿色化学观念的建议

1、提高教师绿色化学知识水平

高中化学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内容相对较少。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提高自身的绿色化学知识水平。教师要时刻关注绿色化学方面的相关进展及科研成果,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编排教案,使知识体系化。借助多媒体,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使之记忆深刻。

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将课本中相关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日后遇到相关的场景的时候也能够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 [4]。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接受绿色化学,并未绿色化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2、绿色化学的渗透要适时适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虽然知识采取分章教学,但是学期教学应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因此,高中化学在渗透绿色化学知识时要遵循适时、适量的原则。

3、绿色化学的渗透要注重实践

绿色化学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必须付出的行动。教师必须把绿色化学这种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要鼓励并督促他们在化学实验中,日常生活中去贯彻,去落实。只有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才不会使绿色化学教育只是一句空话,才能使学生把绿色化学观念转变成自觉的行动,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绿色化学是21世纪的化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对环境保护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需渗透绿色化学理念[5]。这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绿色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成为保护环境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皮宗新.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合肥师范学院报,2009,27(6):83-86.

[2]李丽君.“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理论研究,2013,04(12):                124-125.

[3]李思思.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改进[J].成功(教育),2011,12(10):135-136.

[4]周新桥.中学化学教育现状面面观[J].学科教育,1997(9):26-29.

[5]蔡建忠.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都是家教(上半月),2013,51(11):271-273.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