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4-2015学年  
 
[图文]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郑良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506    更新时间:2017/12/22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信息技术也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有效的“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精彩。本文也主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对如何开展情境化的课堂教学展开以下几点讨论,具体见以下几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一个好的情境,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必定能发挥高度的有效教学作用。”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这给教师创设各种有效的问题情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并引发学生在特定背景的情感支持下,自主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多下工夫,通过巧妙设题、目标分解、内容设置合理、小组合作等一系列巧妙的教学活动,构成循序渐进的引导和约束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一、 巧妙设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课程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系列问题,使相关问题隐含在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借助已有经验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利用旧知识的逻辑联系设计情境,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承上启下,学生较易掌握。

例如在学习“Excel 的排序”时,笔者给出标题行不同的两张表格(如图1 和2)让学生排序。

 

 

1 表格按学科成绩排序,学生很快完成了。但图2 表格要求按数学附加题分排序时,学生都难住了。因为在Excel的选项里没有“附加题分”一项。教师借此引出课题———

不规则表格标题的排序方法。这样的任务情境,既复习了旧知,又顺利引出了新知,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

建构性任务情境的设计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复习知识,为引入新知识作铺垫,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并在情境的诱导下解决问题,达到发展的目的。

二、目标分解

教师要善于把课堂教学目标进行适当分解,把总目标转化为数个可具体操作的子目标,并让这些子目标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最终高效完成预定的课堂学习任务。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一张有关“北京奥运会”的电子板报时,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目标:到网上查阅“北京奥运会”资料,制作一张电子板报。教师会发现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从何入手。甚至有部分学生开始厌倦,在网上胡乱浏览、随便查阅,等到学习时间结束时,他们却一无所获。

教师若能把总目标分解为以下子目标:看看有多少条有关“北京奥运会”的条目?有多少条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条目?有多少条“北京奥运会”建设的条目?申办“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新闻有哪些?“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什么?“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大家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是什么?......这样分解下来,学生很容易找到切入点,会更快、更好地完成子目标的学习任务。

教师在这个阶段应当注意,一定要在课程总目标的指引下,让学生的思路跟着子目标走,带着问题去学习,并适时根据阶段性课堂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上网操作,避免盲目上网、无所事事,从而提高效率,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 内容设置合理

对中学生而言,信息技术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个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学生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其日后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提倡学以致用。学生能把上课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自己或者别人解决问题,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实际需要,促使学生们爱用,会用,能用信息技术,使我们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同时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开拓创新,达到教学最优化。

例如,学校社团近期在纳新,每位同学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面试稿件,我发现不少同学见到我,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如何把自己的情况通过哪个软件展示出来。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多媒体信息加工与处理,是我们第三章的内容。我决定把这部分内容提前讲,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一般其它学科课程的章节编排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宜随便调整其教学内容。但信息技术课却很难讲一定要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所以,教学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看上课讲的知识,正式他们所需要的,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好了。

四、 小组合作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习起来也比较的枯燥,教师可以以游戏合作为形式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下展开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在不知觉中得以提升。

例如。在组织学生制作“动画”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利用Flash 做雨滴的效果作品,学生随即能生成“怎么做才能达到此效果”的疑问,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冲动。教师就可以结合此段来刺激学生之间展开小组合作,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接着,再让每个小组都利用Flash编辑技术制作雨滴效果动画。此时,学生们也会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通过小组合作,主动去探究、去操作,学生们也都能够积极参与,一起来完成这项学习任务。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优化课程目标与实施课堂教学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生活进行教学设计,唤起学生记忆深处的激情,并在教学互动中,根据学习任务和课堂生成,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适时为学生创设各种任务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在期待、求知、求新的心理驱使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些都是运用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复杂课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长期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梅.浅议信息教学情境创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0).

[2]郑茜.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2).

[3]吴培玉.以情境创设激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J].浙江教育技术,2011(6).

[4]周艳云.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反思[J].信息教研周刊,2012(11).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