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6-2017学年  
 
[组图]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黄倩雯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528    更新时间:2017/12/22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升创造力,还有利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这非常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探讨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反思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新课改及新课标下的必然性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由单纯的技能学习层面上升到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层面。如何更好地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各项能力,这些都是当下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而这对于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需要顺应潮流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革。

2、 我校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具有灵活多变、更新快的特点,然而近年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内容却陈旧落后,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少有更新变化,教学方法也仍然以传统的被动单一接受式学习方式为主,这些都导致了学生课堂上兴趣不浓,主动性差的后果。同时,本学科并未纳入高考,尽管需要会考,仍然无法很好的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主探索少,学习效果差,直到考前才临时抱佛脚,这与新课标下要求的提升信息素养完全背道而驰。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些教学现状,教师需要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思考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思维导图的特点及优势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升创造力,还有利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这非常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的教师已经将其应用到各科的教学当中,然而我校对此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基本很少有教师有使用这一方式。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及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试着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对思维导图在本学科的教学应用进行初步的探究。

二、 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综合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使用思维导图,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使用而生搬硬套,而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以下笔者针对思维导图在不同教学环节和不同教学内容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1、 利用思维导图备课设计反思

处在信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师应该抓住教学重点和目标,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然而对于部分一线教师而言,利用传统的线性教案来备课繁琐冗杂,直接在课件制作中修改教学素材也经常因为目标不明确而费时费力,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的教学内容更新少,效果也难以提高。而使用思维导图来备课,不仅有益于让教师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还能及时帮助教师捕捉创意,并能很好地通过增减思维导图上的分支来补充修改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分析规整自己对本节课目标、重难点的理解,把思路用关键字表达出来,进而迸发设计灵感,如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图、呈现方式;知识讲授环节的过渡铺陈,事例列举;互动环节的问题设置,反馈方式;任务驱动环节的任务分布,难易设置,小组分工等。通过思维导图的分支明确各个环节的目标重难点分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看思维导图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明确目标提高效率,在课后根据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思维导图上进行修改,从而对自己的课件和教案进行及时的更正。

2、 利用思维导图趣味引入新知

高中信息技术包含许多理论知识,笔者认为贴近生活能产生共鸣的知识点才适合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例如,信息社会学生每天都在接触各式各样的信息,他们大脑中对其已经有一定认知,因此可以很好的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维来引入信息的概念。

笔者在开学第一堂课已经向学生介绍过思维导图,因此学生对此已有初步的认知,并且也知道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并未实践过。而思维导图并不是告知方法后就能够融会贯通的,更多的需要在后续课堂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其精髓,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一次两次的练习中感受到其对学习的优势,因此教师的引导尤其关键,练习的主题也要得当,不能过度且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笔者要求学生每堂课都要带上课本和大作业本以及3色的笔,为后续的思维导图练习做好准备。

(图1是笔者从学生作业中挑出的典型词汇,图2是教学后对词汇的归纳分析)

在第二堂课上,笔者通过“信息”这一的主题设计了一个小型思维导图练习——1分钟内在纸上写出脑海中关于信息最先出现的10个关键词,请2位同学上台绘制,其余同学在纸上绘制。1分钟后大家共同查看结果,会发现有一些词是相同的,有一些词是某些同学特有的,从而引出思维导图的精髓就是发散性思维,大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大脑,找到自己大脑中更多与众不同的创意点。教师总结学生的词汇引出究竟什么是信息这一主题。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小游戏,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在找异同的过程中发现联想的趣味,初步感受了思维导图的魅力,为日后绘制更多层次的完整思维导图垫底基础。接下来教师再通过趣味广告视频让学生感受香农对信息概念的认识,通过讨论生存游戏的必需品感受维纳的概念,在学生对信息概念有了认识之后,再回过头看黑板上同学写的联想词汇,总结

出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的信息,这样前后呼应,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

对自己之前所认识的信息有一个新的判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 利用思维导图制定决策计划

高中信息技术还有许多涉及到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内容,例如第二章获取信息、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等相关内容。而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个人理清思路做好决策和计划的有效工具,因此笔者认为那些涉及到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制定计划或者作出决策的内容很适合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

例如,在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这节课中,笔者以往使用千元购机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但是他们的参与度并不高,即使有布置需求清单的任务,很多人也是应付了事,最终变成教师总结归纳,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通过前几节课的练习,学生对绘制思维导图已经有了一定的热

情,这节课在之前的基础上教师又提出了二层思维导图的任务,即在之前的分支后再绘制一层分支。教师列举自己利用思维导图决策购车的案例供学生参考,学生在看完教师的决策思路之后也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3分钟的时间内绘制出自己的购机决策思维导图,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观察学生绘制的较好的思维导图,时间到之后利用投屏让大家观看,结合多位同学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出获取信息的过程。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借鉴不同的优秀思维导图,反思自己,从而进一步扩展自己的思维。因为学生都有参与其中,因此在老师分析的过程中也更能集中注意力,更容易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知识点,还能从这个简单的练习中发现思维导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其对使用思维导图的热情。(图3为学生课堂中绘制的思维导图)

4、 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小组合作

新课改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在前2章的理论学习完之后,为了充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恰巧时间临近国庆,笔者布置了一个国庆假日计划制定的任务,让学生以4人为一组制定一个假日计划,同时告知这个计划也是他们第三章学习任务的主题,提高他们的重视。教师让各组做好分工,推选一位同学作记录员,专门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记录每位同学的观点和思路,一位作为发言人,上台展示分享他们的结论。为了节省手绘的时间,提高思维导图的制作效率,笔者在学生任务之前先介绍了一款思维导图软件xmind的操作,并制作了相应的操作微课,供学生反复学习使用。这款软件有对应的主题模板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直接借鉴模板来绘制,也可以自行创建空白模板来绘制,绘制过程可以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增减分支,方便快捷,并且软件自带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积极性。成员们边讨论边记录,思维导图帮助大家更加直观地共享和交流彼此的思想,权衡彼此的想法后制定一个最终的主题,再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针对每天的活动行程进行商讨,确定最终的计划安排。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提交本组的思维导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上台展示交流,分享自己的决策思路。如果刚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就从中选出较有特色的小组让其上台交流,在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也从旁辅助调动气氛,鼓励更多的小组上台分享自己的计划决策,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更多的思想火花,课堂气氛也愈发热烈,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分享的乐趣,大大激发了他们今后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教师下发评价表及评分标准,让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就发言的几个小组进行点评总结。通过这一反馈评价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反思本节课的表现,对思维导图的构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5、 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在思维导图的众多优势中,利用它构建知识体系是促进学生学习和记忆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会考复习效率,笔者认为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应该贯彻到平常的教学中来,最后复习只需要利用平时绘制的章节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点关联记忆即可。并且笔者觉得只有在学生高效的获取了相关的知识点后,教师有目的性地引导其组织好自己获取的知识来绘制思维导图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优势。而前期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也绘制的不熟练,因此初期更多的是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思维导图,慢慢地再演变成填充半成品的知识点思维导图,最后在反复的练习实践中,才让学生开始独立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例如,在上完1.1信息及其特征这节课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用思维导图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先引导学生说出本节的关键词信息,再引导其回顾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教师一一在黑板上绘制出各个关键词和分支,这种训练方式即有利于学生直观的把握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梳理建立起各个零散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节课的结尾都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回顾,不同的是慢慢的绘制主体由教师转换为学生。每个章节学习完之后,教师再布置一个思维导图作业,让其总结每小节的思维导图绘制一个章节完整的思维导图,实现对章节知识点体系的整体构建,通过这样的方式,各个知识点都彼此关联便于记忆,提高了整体的学习效率。(图4是1.1知识点思维导图)

三、 反思与总结

笔者认为虽然思维导图能促进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时间过长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其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整体的进度,对于整本教材的教学要有一个初步的设计。练习的设置要从简入繁,鼓励学生多看过观察多交流。初期学生主要是通过手绘的方式来绘制,教师利用手机,实物投影等方式保存分享学生的思维导图,让他们交流反思慢慢进步,但是手绘方式费时费力,到了学生基本能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再介绍思维导图软件,既方便快捷又易于保存分享,但是手绘和电脑绘制两种方法应该要随时结合使用。

2、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使用思维导图来教学,教师要充分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知识点,任务的设置也要贴近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的引导也至关重要,同时要坚持适度原则,一堂课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1个即可,否则容易引起疲劳产生厌烦情绪。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步的探究阶段,笔者也仍处于理论研究的阶段,实践经验不足。要想充分地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进行研究和探索,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能够对实际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丁海虹.画出精彩课堂——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

[2]覃筱杰.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课.2013

[3]郑丽.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科学创新导报.2015

[4]金学文.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

[5]魏小山,袁健.协作构建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

[6]蒋凯道.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经验交流.2016

[7]臧健. 探析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