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5-2016学年  
 
利用流行歌曲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作者:游木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33    更新时间:2017/12/26
 
 流行歌曲,在学生那里是不需琢磨的生活之水与绵绵的情调;唐宋诗词,在大部分学生那儿就成了难摧的坚冰与枯燥的文字,而老师也苦于学生无趣,解读得味同嚼蜡,毫无生气,于是乎欣赏诗词的课堂有时成了一滩死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成了无法化解的魔咒。为何如此?除了诗词与现代文化的时空距离之远,最根本的是学生没有接近诗词的灵魂,别说灵魂,一部分学生连诗词的入口都没有找到。基于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变得非常艰巨,而最重要的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以弥补有些学生的先天不足。那么利用流行歌曲正好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诗词的兴趣,以投其所好,为一部分学生找到积累鉴赏的入口。

一、            利用诗词与流行歌曲的共通及融会打开鉴赏突破口

孔子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实诗词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只是因为年代的久远而产生了一层隔阂,它们其实也是时代流行的情感符号。诗词和流行歌曲共同之处都是反映形形色色的情绪和内心而已,当我们把握了此核心,通达情意就能更加接近诗词。

以唐诗宋词为例来看看流行歌曲和诗词的共通和融会之处:

1、二者的表现形式和情绪内心共通。无论是流行歌曲还是唐诗宋词表现的大多是形形色色的生活,流行歌曲更是时代的最强音。当流行歌欢唱 “用力地挥挥手,祝你一路顺风”(歌名《一路顺风》)的祝福,唐人早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祝愿;当流行歌用“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歌名《离别的车站》)表达分离的感伤,而宋代也早有“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分别之愁。这些都是共同的类似的生活,但却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表现;他们都是不同时代的情绪,却共同反应了相似的内心。唐宋之人也与现代人一样,会在长亭古道边吟诵他们作出的诗词,在实质是唐诗宋词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而已,而我们可以归纳相同的生活场景,通过联系到的歌曲唱词联想之景去理解相似的诗词,由此也可穿透文字理解同心,从而同理心地理解诗词。

2、二者的主题内容穿越时代而相融合。在现代歌曲中我们多可以看到很多的宋词已经融入了流行歌曲,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梁弘志将它谱成〈但愿人长久〉一曲,著名歌手邓丽君将其演唱得典雅至极,连起了几代人的中秋之情;现代歌手王菲更是将它演绎得别具特色。而很多诗词也被借用来谱曲,被运用在一些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以体现作品中反映的英雄人物的情怀,比如《满江红》。正是古代诗词的主题内容在歌曲方面的广泛使得我们可以更加靠近古人。在引导学生时,选取典型,利用歌曲与之同主题的融会来理解诗词内容,甚至可以把同主题串联,在流行旋律中至少会对诗词更感兴趣。

诗词的积累是年久日深的,但短时的趣味性也不妨一试,让其慢慢接近欣赏,甚至是娱乐也未尝不可,诗词虽然是高山雪水,但毕竟也需融化流动,我们用现代的娱乐方式去理解,不正是穿越时空去重新吟唱诗词之精美吗?只不过理解的差异毕竟是存在的,而对诗词不感兴趣的学生,由此一步足以打开诗词的神圣之门了。

二、            抓住流行歌曲与诗词联系的素材来源进行有趣味的欣赏积累

基于学生已经开始寻找流行歌曲与诗词的共通与融合之处,学生更可借助流行来寻找典雅,运用歌曲与诗词的素材联系来进一步地进行积累,兴趣不是真的就如此短暂,当你被引入此路,发现还有更多值得走下去的理由。

1、用现代歌名与诗词的标题或名句联系积累

在现代歌曲中往往会借助诗词的标题或者名句来为其题名,而其内容往往也有着一丝丝的联系,比如蔡琴演唱的《庭院深深》其名与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的句子相同,其歌名应该大概出于此处,学生可以在哼着歌曲的时候就寻找这样的足迹,那么《蝶恋花》之词也大概有点记忆了。

大概歌曲与诗词有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绝不止于一首《庭院深深》,可以让学生留心歌曲与诗词的某句或某个标题的相似性,在诗词集中作标记,以此便能由此及彼,用更多的联系符号使得诗歌记忆不再是难题。

2、用现代歌曲借用典故演绎诗词的现象理解记忆

在流行歌曲中往往会有很多借助历史的诗词进行演绎的内容,此部分内容与诗词的联系最为紧密,也是最能够直观感受流行歌曲与诗词同根同源的民族情结,比如徐小凤的《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泪始干/啊!相见难/啊!别亦(也)难/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歌曲中的基本内容无疑是李商隐《无题》诗歌的再演绎,虽然情感表达还有差异,但是基本的调子和内容无疑能让学生很快地记忆李诗,而李诗也会让学生对流行歌曲中的演绎现象更加兴趣,而挖掘流行歌曲与古诗词之间的演绎关系让学生对诗词的积累又多了一层兴趣,多了一种积累的途径。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李清照的《一剪梅》已经直接流行与远古接轨,学生理解甚为容易,而有些虽然演绎变化,但仍可见大概形貌,如廖百威的《白云深处》“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 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 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轻快的曲风之下,学生虽然隔着一定的年代,但仍然欢欣,与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相沟通,更是情景相呼应,记忆深刻。

3、通过歌曲与诗词的韵律和意境的统一深入引导欣赏

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是诗词的灵魂,而流行歌曲里面的情感流动与诗词的韵律意境有着相同的意义,我们在记忆诗词的时候,往往也可以借助熟知的或者积累的歌曲进行深入的比较鉴赏,只有深刻感悟到诗词的意境,才能更近地触摸到它的灵魂。流行歌曲无论是借助名句还是演绎诗词,都有一个核心的歌曲情感主旋律,而诗词也有一个统一的核心就是意境情感,如果可以抓住二者的统一,就能更进一步地欣赏诗词。正如前文提到的《一剪梅》演唱的流行歌曲正与诗词的意境统一,才可以如此的让人伤神;而《白云深处》中的曲风曲调也与《山行》有类似之处。此类歌曲与诗词应该是更可以深入欣赏和积累的对象了,歌曲不妨学会唱和,在一唱一和中也顺带欣赏了诗词。

【结语】引导学生进行两者的比较欣赏,运用哼唱流行歌曲的劲头去品位诗词,不是纯粹去熟悉流行歌曲,而是更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现代的流行文化还是古代的诗词,其内蕴的把握,灵魂的接近才是欣赏最重要的一步,如此学生才明白欣赏诗词的过程与哼唱流行歌曲的过程一样:理解作者内心然后感同身受,甚至能够与作者呼应。那么学生对诗词应该会少点畏难情绪,也会明白:唱流行歌可以由兴趣而始,欣赏诗词也可由心而始而不是由题而做,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不致被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万千题目而迷蒙了双眼。

【参考文献】

1、《听徐杰老师评课》徐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语文潭》蔡伟潭,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文学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联姻(一)》网络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