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5-2016学年  
 
襟 怀 坦 白
 
作者:谢金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09    更新时间:2017/12/26
 
说起东汉的世家大族,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少人会想到“汝南袁氏”,然而,时人曹操的评价却是:袁术“冢中枯骨”,袁绍“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袁家名望,因其子孙的衰败而没落。当时,与袁氏齐名的士族,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以杨震为代表的弘农杨氏。“四知”杨震,饱读诗书,精通经史,更以高尚风骨、正直品质而闻名,为弘农杨氏流芳千古奠定了基础。

杨震(?~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名臣。杨家虽是书香门第,生活并不富裕;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并不因此而感到耻辱[微软用户1] ,反倒更加勤奋学习,钻研学问;渐渐地,他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大儒。

杨震不仅是学问有成,他不卑不亢的品性,更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前来求学问道的人也越来越多,可谓门庭若市。杨震的名声越来越大,被儒生们誉为“关西夫子”。

杨震虽然声名远播,却安贫乐道,不求仕进;州郡官员曾多次恳请他出仕,他都婉言谢绝;而且,直到中年,杨震也没有所谓的“功名”。二十余年间,杨震勤于授业,愈发坦荡,始终坚守内心纯正的品性。

这一天,杨震正在授课;忽然,三只鹳雀鸟衔着三条鱣鱼,飞落在讲堂前,他无动于衷。弟子们见此情景都十分好奇,纷纷交头接耳。晓事者闻说后,私下对杨震说:“蛇、鱣之类,卿大夫之服饰。这飞来的三条鱣鱼,是吉兆啊!先生将要高升,位列三台,真是可喜可贺!”杨震只是微微笑笑而已。

五十岁那年,有好心人劝杨震:“先生虽然不热衷功名,是好的品性!但是,先生如此传道授业,毕竟范围有限,不能惠泽更多百姓,不如出仕,身体力行,既能让上位者聆听到[微软用户2] 先生的意见,也能让更多的百姓受益。这样不是更好吗?”杨震点点头,深施一礼:“先前我觉得自己才学、品德不足,如今已有所积累,但愿能以自己浅陋的学识,为苍生造福。”于是,杨震开始到州郡任职。

杨震为人正直忠厚,勤政爱民,又有大儒之名,他的贤能,很快就传到了大将军邓骘耳边。邓骘敬重杨震的学识和人品,推举他为茂才。后来,杨震凭借勤政爱民连升四级,做到荆州刺史,不久,又调任东莱太守。

赴任东莱途中,杨震路过昌邑县,特意留宿一夜。昌邑县令王密,杨震的学生,因为学识出色,被杨震推举为茂才。杨震见昌邑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深感欣慰:学生有此作为,师之幸也。二更时分,杨震安心睡下;忽听得馆驿的房门被叩响,不禁疑惑:夜已深,不知何人来访?于是身披有补丁的大衣,手提灯笼,亲自开门。门口站着一人,怀揣一个包裹,神色匆匆。杨震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学生——县令王密。

王密见杨震亲自出迎,连忙施礼:“学生特来拜访老师,不知老师已经睡下,打扰了。”

“原来是你呀!”杨震长舒一口气,“为何深夜至此?”

“此处不便明言。能否借步说话?”王密轻声说道。

“如此,就请进吧!”杨震虽然不解,但看见自己的学生来访,还是十分欣喜,于是拉着王密的手,一同进屋;礼毕,共叙师生之情。

杨震对王密尽心治理昌邑县的作为十分赞赏,夸奖道:“昌邑百姓富足,你能如此作为,我深深为你感到骄傲!”

“老师过誉了!量此小县,何足道哉。金鳞本非池中之物,迟早学生会做出更大的事业!”王密稍稍提高了声调。

“这……你可别小瞧了治理一个小县,这其中的学问可不小呢!”杨震听出王密话语中似乎有所不满,轻轻皱了皱眉。

“不知为何深夜前来?我午时便已到达,白天的时间足够充裕。难道是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对于王密深夜前来,杨震仍然疑惑不解。

王密摆了摆手:“学生曾经是一介布衣,承蒙老师指点,才踏上仕途,当上县令。多年来,深感老师提携之德。有恩不报,非仁非义;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今闻老师上任东莱太守,学生不胜喜悦,特来祝贺!”

“做官当为百姓谋福祉,又岂能在乎官职大小?这有什么好祝贺的……”杨震把脸一沉。

“老师真是快人快语。明人不说暗话,学生此来有两件事。”王密说道。

“哦?何事重大,须到如此时候方可说明?”杨震依旧不解。

“一来,与恩师多年不见,甚是想念,特来拜会,以叙师生之情。这二嘛……”

至此,王密方将身边包裹打开;灯光下,闪闪发着黄澄澄的光,是黄金,足有十斤:“这是学生和昌邑百姓的一点心意,还望老师笑纳!学生治理昌邑,小有所成。不过……小小一县,学生窃以为难成大志。老师在朝中颇有声望,还望老师再予提携,保荐学生进京。学生必当倾心竭力,以报师恩!”王密一边说,一边缓缓地将包裹推向杨震。

“你……这是什么意思?”杨震猛然站了起来,“我了解你,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你怎么不了解我呢?”随即长叹一声,又道:

“老师我虽然不富裕,但是不会做这样有违德行和自己心志的事。”同时轻轻摆摆手,示意王密将金子收回去。

“为官清正,乃吾所愿;胸怀坦荡,更是为师一生所求。希望你能理解!”杨震正色敛容道。

“可是?[微软用户3] 老师,这钱财并非学生所贪,乃是数年的积攒,都是干净的。学生知道老师为官清廉,但是老师生活也太过于窘迫了!”言罢,王密指了指杨震那有好几个补丁的旧大衣,“即使老师不为学生考虑,也该为自己着想些许吧?”王密有些激动。

“我一向安康,无所挂念,对金钱、名利早已看淡;所重者,不过天下苍生和心中所向往的罢了。”杨震说道,“襟怀坦白,方是立身之本呐!”

“这……”王密有些迟疑,“学生深夜至此,想必无人知晓。老师何苦为难自己呢?”王密补充道。

“呵呵!天知,神知,我知,你知,又怎能说无人知晓呢?”杨震轻轻说道,“你走吧。希望你能继续勤政爱民,不要想着凭借钱财和关系寻求升迁,更别再做出今天这样的事了!”

王密听后,自觉惭愧,只得将包裹收好,面带羞惭地告别杨震,落寞地离开馆驿。杨震望着王密的背影,摇了摇头,心中不禁念到:学生会有如此想法,根本上还是自己没有引导好,实在是罪过啊!坚守内心的净土,依然任重而道远。

此后,杨震不受私谒,也很少接见宾客,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关爱百姓、研究学问上。他更加勤勉,爱民如子,同时坚守自己内心的乐土,光明正大。对上,他仗义执言,规劝统治者要爱百姓、治经典、知荣辱;对下,他鞠躬尽瘁,身为表率,不治产业。

杨震的子孙,由于他的清俭,常常食不果腹。亲故长辈有些人看不过去,劝说杨震:“为官清廉,克勤克俭是好事,但也不能因此就不顾家人温饱,不把自己的爵禄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衣食无忧。如果这样,是不是太过残忍了?”杨震却说:“如果后世能把我的子孙都认为是清白官吏的后代,将这样的声誉留给后代,让他们一个个都能够胸怀清白。留下这样的‘产业’,不是更好吗?”

杨震为人,不卑不亢,坦坦荡荡,面对金钱、权势的诱惑都能始终如一,实在难能可贵。《后汉书》曾高度评价杨震及其子孙:“延光之间,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遂累叶载德,继踵宰相。信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杨震襟怀坦白的最佳诠释。

【结语】在中华民族优秀品德中,胸怀坦白、光明磊落最令人敬服。这是一种浩气长存的人生态度,是可以青史留名的人格风范。弘农杨氏,德高望重,四世三公,尤以杨震襟怀坦白、“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四知”传颂千古。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如何做到襟怀坦白,于人无愧,于己无悔,说难也不难,不外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如此而已。

                                           课题负责人:陈宜安

                                           课题组组长:陈  敏

 [微软用户1]不但不因此感到耻辱

 [微软用户2]删去

 [微软用户3]改为“,”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