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6-2017学年  
 
华丽转身, 且行且珍惜
 
作者:魏诗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961    更新时间:2017/12/26
 
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高考语文科实行自主命题。因为有孙绍振、潘新和等“闽派语文”专家的理论支撑,我省高考语文的命题工作起点较高、特色鲜明,积极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改革高考语文试题的呼声,突出语文素养考查,体现了正确的导向。从2004至2014,福建省自主命题走过了十一个年头,一路走来,作文命题方块更是在一次次转身中体现了探索与思考、继承与创新。十一年走过的作文之路,可用当下时髦的一句话概括特点:在华丽转身中且行且珍惜。

一、行走中的变化之美

先看11年走过的路程:

年份福建卷题目题目类型

2004选择10个人物为话题,自选角度作文多选话题作文

2005把图给你的联想写成900字左右的文章看图作文

2006三个话题任选其一作文多选话题作文

2007以“季节”为题命题作文

2008三个人到商店买饮料的材料任选一个为话题材料话题作文

2009这也是一种                  半命题作文

2010《格林童话》成书过程为材料新材料作文

20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段话为材料新材料作文

2012作家冯骥才的一段话为材料新材料作文

2013顾城小诗《忧天》为材料新材料作文

2014以“空谷”一句话为材料新材料作文

通过上表分析看出,福建省11年自主命题题型特点可用四句话归纳:

第一,囊括所有题型。包括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有全命题和半命题)和材料作文(有文字材料、图画材料、新材料)。

第二,行走中有变化之美。话题作文、看图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四类作文穿插其中,很有趣或者说巧合的是,偶数年居然都是材料作文,奇数年则大部分为命题作文(05除外),最近五年都是新材料作文。

第三,变化以时代主流为依据。1951-1963年我国高考作文处于探索期,全部为标题作文;1980年材料作文倍受亲睐;2000-2006话题作文风生水起;2008年至今,新材料作文独领风骚。从上表可知,福建卷基本踩着时代主流而行,高举时代旗帜跟进,只不过在时间上稍微延迟一些。

第四,跟随主流同时又有自己的个性之美。同是话题作文,福建卷两次为多选话题,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是个性;同是新材料作文,福建卷执著地连考了五年,这在全国卷乃至其它省市卷中极为少有,也让福建的一线语文教师老实就教,无从猜题押题。

总体说,11年行走过的路,有着变化的美。在一次次的变化与转身中,既有对全国卷的继承与创新,也有自己的探索与思考。

二、变化中应该舍弃的

11年的作文题,多彩多姿,变化无限,各有优劣,各有千秋,见仁见智,褒贬不一。虽说再好的题目也会众说纷坛,出卷者当然不能万无一失,更不能十全十美,但为了日臻日上,我们还得聆听八方意见,博采众长,舍弃11年路程中不好的、不对的、不良的。

舍弃不好的——话语缺少严谨性。如2012年作文题: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此则材料粗看话语简单清晰,曾获好评,细思则发现话语缺乏严谨性,让思考严谨的考生纠结:人生如赛跑,但不是就等同于赛跑,一是无法赛跑,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目标,没有大家公认的裁判;二是即使可以赛跑,人的寿命不一样,这就让思维缜密的考生困惑,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应该舍弃。

 舍弃不对的——内容失去科学性。如2013年作文题: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认为此次作文题目,题材很好,能引领扩展考生的人生境界。但仔细研究有几个问题不够科学:流星不是地球失去引力形成的,而是某优游状态下的星体受到另一星体的引力牵引而脱离原有轨道,划过天空,为我们所见,才称为流星的,所以“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成为流星”一句不合事理,不够科学,应该舍弃。

舍弃不良的——考生在“被立意”,在“伪写作”。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说:高考作文题目命题带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若把限制性推向极端,变成了主题的严酷封闭,把命题和主题混为一谈,强行规定唯一合法主题,既扼杀了考生的个性,也窒息了多元话语空间,与高考检验考生素质的任务背道而驰。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考生被立意”,“被立意”的结果只能是“伪写作”,没法说真话,不敢流真情,只能说假话套话空话,这在全国卷“诚信”“救人”等寓言故事为主题的命题中就吃过亏。福建卷典型的当属2012年和2011年。2012年是作家冯骥才的一句话(题目见上),揣摩出卷者意图之后更多的考生只能是大谈人生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自己的价值或贡献,提升生命的质量等。2011年是袁隆平的两小段言论,题目如下: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根据以上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从所给的材料看,内容较为传统,倾向性较强,明显倾向于赞颂袁隆平对工作的热爱和他的崇高梦想,所以立意雷同很多。可见,11和12两年的新材料作文就如孙教授说的“材料表面上无主题或者采用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却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为了不被判为偏题或离题,考生只好按照材料隐含的潜在社会道德价值说假话、说空话、抒虚情,这就是典型的“考生被立意”“伪写作”。同为闽派专家的潘新和先生说:“伪写作”涉及写作行为的诸多问题,其中最致命的便是“无精神思想”。文章若没有了精神思想,考生便缺失了个性、深邃和大气,何谈得上创新和发展,这便不只是不对、不好,而是对整个国民教育的不良不善了,因为它扼杀的是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此点最该舍弃!

三、不变中值得珍惜的

第一,2004年的另辟蹊径,多选创新值得珍惜与保留。

题目如下:

选择下面所列的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2004年是福建省第一个自主命题年,命题既继承全国卷话题作文主流,又来了个多选话题。多选最有利于实现自由写作,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真实水平,最能有效回避宿构与猜题;何况考场作文多选一,本来就是对人生的一种历练、一次挑战,因为人生原本就经常面临选择,学会选择很重要。这次的大胆创新可谓令国人瞪眼咋舌,令别地羡慕嫉妒恨,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于06、08年都是多选话题,几乎成了福建特色,只可惜08后不知何因中断,笔者觉得应该保留。同时遗憾10个人物没有一个是福建人,缺少地方特色,需改进。

第二,2010年的无主题词提示值得珍惜与保留。

题目如下: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从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核心,这个核心就使得考生在审题立意的时候无形中有了一个“引力”,有了规定性,考生找准了这个核心词,就犹如吃了颗定心丸,不用担心会被判为偏题或离题。可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使得作文立意受限,考生不得不按这个核心词构思作文,于是千人一面,千人一意,雷同出现、模子出现,于是便犯了“被立意”的错。而2010年的作文规避了这个错,真正做到了没有主题词的出现,使得开放度阔了,选择度宽了,如此才能真正考出考生的个性特征、领悟能力。惟憾此则材料字数偏多了些,应该改进。

第三,2014年的简约而不简单值得珍惜和保留。

题目如下: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10年作文题偏长的不足在2014年得到了改进,它较往年显得更加简洁,表意更清晰,避免了诸多不必要的信息干扰。难怪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今年的题目就体现了出卷者的智慧,它简洁但又不失内涵的深广,有很强的思维延展空间,可写的角度不单一,指向也很明确,不挤压写作的空间,是一道情理之内又不乏新意、很具艺术性的好题,应该保留。

第四,试题中的材料都能涉及人生思考值得珍惜与保留。

从内容看,05年的材料是图画,涉及稳定与多变的人生态度问题;08年的材料是三个人买饮料喝,选择甜的苦的还是平淡的,涉及生活态度问题;10年提的材料则是《格林童话》成书过程,讲述的是文学方面内容,但可从人生哲理方面立意,比如“偶然源于必然”“要善于发现隐藏在生活深处的美”“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等等;11年袁隆平材料,涉及农业及人生梦想问题;12年冯骥才材料涉及人生意义问题。13年顾城的《忧天》,涉及做树根还是做流星的两种人生的选择;14年“空谷”材料强调不同角度看问题,倡导用现实或浪漫的情怀直面或超越人生的“空谷”。综上可知,考了6年新材料作文, 每年的材料都可以与人生问题相联,包括了:人生态度、人生哲理、人生梦想、人生意义。这种出题,促使考生阅历人生、思考人生,对步入社会走好人生是个很好的引领,值得保留。

四、行走之后的愿景

分析完福建省11年走过的作文命题历程,舍弃该舍弃的,保留该珍惜的之后,我们还得放眼看看周遭及天下,吸取别人的精华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于是我的脑海中闪现如下愿景:

将哲学融入试题。

“哲”含有“智慧”或“口头上让人折服的智慧”的意思,哲学即智慧之学。“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为保持这个优良的传统,为当今中国能多些哲人,具有指挥棒作用的高考作文很需融入哲学问题,促使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与学中能注重思辨、学会哲思,让中国的学生也能说出“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等尼采式哲人语、叔本华式才子语。而福建省11年自主作文题中,材料的内涵几乎没有涉及哲学问题,只有05的“新颖多变好还是稳定规范好”、08的“生活是多样的”和12年的“做树根还是做流星”材料有些思辨性,思辨虽然可以产生哲理,但仍然不是哲学;方法论、世界观、价值观等问题才属于哲学问题。其实不止福建卷没有融入哲学,全国卷亦如此,其它省市卷也这样,只有2012的广东卷让考生思考了两个问题:怎样生活?为什么这样生活?前者是生活方式,属方法论范畴;后者是生活态度,属价值观范畴。这才是哲学问题,它启迪考生思考、启迪智慧,无愧地成为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亮点。

国内没有看国外,视线对接国外,会发现一些大气的、直切哲学的、值得一学的题目:为了给自己一个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对于真理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这是2010年法国中学生会考作文题);每一个成就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这是2011年美国的SAT作文题)。

命一个问题区域。

问题区域,就是提出一个问题,让考生以问题为思考区域而立意、而作文。如2012美国高考亚洲考区的作文题:人们是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还是应该站出来反对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你看,美国的作文题就是提出一个问题,让考生自由思考,引导个人思想的呈现,注重论证能力。但国内作文命题缺乏问题命域意识,不是给一个问题引导考生思考,而更多是给一个话题,让学生在这个“框”内写作,于是立意不自由,写作行为被戏谑为是“戴着镣铐跳舞”。正如潘新和说的:“所命之题本应是论题,而不是论点”,若是论点,考生只能考虑如何迎合材料的观点立意,文章也就缺失了独特的思想。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福建省已经走过了11年作文命题之路,11次的华丽转身,我们很该回忆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一路走去,且行且珍惜,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