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4-2015学年  
 
文言文课堂教学思路总结
 
作者:郑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704    更新时间:2017/12/12
 
多年来,文言教学基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忙于记文学史常识、字词意思。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所谓的 “八字真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八字真经”更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可实际情况是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忆字、词、句、语法等比较抽象、枯燥无味的知识点,死记硬背,没有规律性认知,无法进行知识迁移,得不到成就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怨声四起,也就谈不上体悟涵咏文章,从中获得美感,受到教化。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几次变化,但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始终不变,即“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一些文言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若干有明显特点的文言句式,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以后阅读古籍打下基础;“学习古人语文中有生命的东西”,古为今用,以提高现代文的读写能力。而2009年出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与鉴赏”中提出两点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这里,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从“培养能力”的实用目的转向了“传承文化”的欣赏目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文言文教学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古汉语的学习,一是古代文化的传承。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二者不可偏废。朱自清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也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原有的教学内容显然不能满足新的教学目标,于是作为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还包括古典哲学思想、古典文学、古代风土人情等。相应的教学手段也将改变传统的串讲法、翻译法、分析法,走向更广阔的听说读写综合手段的应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一成不变,使文言学习成为一件索然无味的苦差事,那么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成为文言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重视古代文化知识的介绍

传承古代文化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目的,继承古代文化中的精华义不容辞。同时,了解必要的古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而深刻全面地理解,受到感染,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源动力。

在《登泰山记》的教学过程中介绍作者姚鼐,我告诉学生鼐是大鼎的意思,而鼎是古之重器,是王权的象征;姚鼐字姬传,姬是黄帝部落的姓氏,据说黄帝带着部落到姬水边定居,从而部落改姓姬,古人的姓名来自父母,字来自长辈,作者一出生就被长辈寄予重望,要在仕途上有一番大作为;但作者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叫惜抱轩(典出韩愈的:“惜哉抱所见,黑白未及分!”),古人的号和书室名是自己取的,往往是自己志向的寄托,所以给自己的书室取名惜抱轩,表达自己对读书生活的热爱;从作者的名、字和书室名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矛盾,那么这一矛盾对作者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再介绍《登泰山记》的写作背景,姚鼐作为《四库全书》的编篡官之一,在完成任务后毅然选择告老还乡。十二月北方正值冬季,寒风刺骨,但年老的姚鼐不以为意,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往山东,不顾路途艰险,冒风雪和友人一起登上泰山,泰山对作者有怎样的吸引力?接着介绍有关泰山的古文化常识,现代人们登上泰山的感受,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随着课文的深入讲解,联系中国古代文人特别钟情于山水,在社会中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转向山水,到山水中去寻求另一种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永恒。姚鼐登泰山,看到泰山日落安详,日出雄壮,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它清冷孤寂,一如作者,作者登泰山找的是另一个自己。

上完课文学生很有感触,所以作业安排课后细读文本,找出难解字词句,下一节课教师点拨,文言并举。该课的学习为今后大量山水游记的阅读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切入点的选择在文言课堂教学中也至关重要。

在《项脊轩志》的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多可喜,亦多可悲”这过渡句,带学生探究作者悲喜的根由。先前的书房破旧阴暗但经修葺后明亮幽静,作者在其间过着他的读书生活,怡然自得;书房里有母亲和妻子的影子,女性情感带给他的精神上的慰藉是无可替代的,这是作者在书房中获得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而母亲早逝,人丁稀少,叔伯分家,家道中落,妻子逝世,物是人非,功业未就,让作者感受到深沉的人生况味。项脊,项脖脊梁之意;作者欲为项脊而不得的无奈、悲凉通过作者记叙的一件件琐事跃然纸上。所以文章记叙的事件虽多,但把握了这一总纲,授课条理就清晰多了。

又如文言人物传记教学,人物就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如《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如果抓住了荆轲事前事中事后性格的分析,很快就能找到荆轲作为大众口中的英雄性格上的弱点,从而体悟人性格的缺陷从而带来人生悲剧的结局,引人深思。

切入点是文章的中心,有时是题眼,有时是中心句,有时是人物,有时是情节等。抓住、抓准了文章的切入点,学生理解起文章内容来比较容易,教师也容易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找准了切入点,教师讲解显得更有的放矢,条理清晰。

三、诵读法的应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渐渐的带着情感朗读,声情并茂同时融合内省体验,这是情感渗透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学生能够带着饱满的情感读这篇课文了,说明他理解了,并有很深的感触;同样,对这篇课文有深刻的理解,也就能够投入充沛情感去朗读它。它是几经吟诵,反复感受的一种过程性方法,表现的是诵读者对文本的领悟程度和能力。

比如指导阅读“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段文字。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字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复更射,终不能入。”开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比较,很多学生认为王若虚改文好,简明扼要。提示,再比较,学生再读,指出主要差异在于原文“复”字叠加和句末有“也”、“矣”两个语气词,教师顺势提示,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索然无味了。学生再读,直到悟出“复”字,音宜短促,以验证“中石没镞”的原因,心情急切;后一“复”字宜舒缓,表示失望,“也”、“矣”均宜长声,前者表示“原来如此”而恍然大悟,后者表示“不得其解”的纳闷与怅然。经过了这番“细心玩索”,学生藉此明白“咬文嚼字”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也起了“金针度人”的作用,适时适度地点拨、引导,诱发学生求知冲动,唤起他们的语言悟性。 

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重视积累教学

    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和文学常识,掌握常用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的特点无疑是必要的,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阅读体味中积累。“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吕叔湘《语言的演变》)所以积累的重点应放到词语(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别是实词)上。同时文言是反映古代社会现实,要想读懂文言文,对涉及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等方面的文化情况必须了解。而“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吕叔湘《语言的演变》)文言句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处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

    落实到文言课堂教学,主要是将该课文中的实词、虚词、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以测试卷或练习的形式出现,学生在事先预习的基础上答题,通过试卷测试,练习巩固,教师讲解把握这些知识点。零碎的知识点有课文做依托,通过试卷练习进行整合,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 

 综上所述,重视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介绍是要求课堂内容丰富,挖掘出文章的灵魂;找对切入点是为了让文言也可以象现代文一样有条理的进行鉴赏分析;重视诵读考虑文言自身言简意丰的特点,及力求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注重积累是因年代久远,语言发展变化,为准确把握古人文章而提出的要求。总之,文言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采用的手段会不断发展变化,但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找出学习内容中能让学生兴奋的点,结合文言文体特点多种手段地表达,激发兴趣,毕竟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参考文献:1、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朱自清《论语文教育》

3、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