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5-2016学年  
 
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的“利”与“器”
 
作者:周瑞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64    更新时间:2017/12/13
 

新课程实施后,对于许多高一新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台阶。学生普遍感到初高中历史教育中存在梯度效应与差异,特别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差异较大,按照原有的历史方法学习十分困难,。但长期以来,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处于一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初高中教师往往“井水不犯河水”,这就照成许多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材和教学目标,忽略了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

笔者曾经就忽略了历史教学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对于高一新生的第一堂历史课,没有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衔接与疏导,而是直接上高中新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致出现了“水土不服”与“脱节”的现象,这种 “错位”与 “滞后”使得我的课堂能效性大大下降。对此如何提高我的课堂效率、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反思与实践发现了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的“利”与“器”。

一、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的三个“利”

1、  做好初高中衔接,有利于帮组学生更好地度过过渡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对自己所在的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问题的调查,发现许多高中生尤其是高一的学生认为:“高中的历史的确与初中的有很大差别。首先,初中的历史只是浅层次、直叙性的历史,课本会用极简化的语言来介绍历史,这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轻松。但是高中的历史,不再是简但的浅层次的直叙历史,而是出现了很多专业难懂的历史词汇,只靠背书是完全不够用的,关键是对史实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还要学会分析时代背景及意义之类的。这让他们感觉到即使认真背书也是今天背了明天忘,练习的题目也是做不出来。使他们感到学习历史非常困难,从而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这说明学生并不能很快地完成从初中历史学习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而这样的过渡,持续的时间越长,会使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热情持续下降,反之,持续的时间越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越高。因此,做好初高中的历史衔接问题刻不容反,这是帮组学生有效学习的兴奋剂。

2、  做好初高中衔接,有利于帮组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初中历史教学是髙中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学是初中的升华。初高中历史无论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所以,这让老师可以更容易研究教学内容,当然初中阶段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历史的时期,它依据时序顺序编排,这让学生们了解到古今中外的历史概况,让学生具备充分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自身对历史的见解。但是高中历史的每一学期内容的容量增大,难度变大,灵活性增强。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如概括能力和历史文献的阅读能力,对历史事件、现象等的理解能力等,这让许多学生无法适从,这就使得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对教材编排、授课方法等进行合理的改变。这些工作的实施不仅可以让教师更能了解教材,还能提高教学技能。

3、做好初高中衔接,有利于帮组师生更好地了解学情,增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初中生具有社会性、动荡性、敏感性、闭锁性的特点。他们在初中学习时对历史教师产生心理依赖, 习惯等着老师说重点、难点, 划课本, 抄答案。但是进入高中阶段后,历史的时间跨度大、抽象思维要求很高,老师上课一般不会慢慢的讲知识、划课本让学生记笔记,而是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不懂的问题,这对学生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要求很高。但是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科目多,许多学生又不重视历史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与持久的意志力。但是大部分老师只会抱怨学生的水平差、这让自尊心特别强,渴望得到好评和重视的高中生们感到伤心、难过,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隔阂,教师的不理解,这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所以做好衔接工作,这会让老师更好的理解学生和学情,情感交流加强了,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二、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的三大“器”

高一新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制力以及学习主动性上,都不能一下子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为了使之能尽快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合理过渡,减轻高一学生在学习心理上的负担,我们应认真研究并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从断层现象的本身出发,认真思考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有机统一性,积极整合课程体系,合理调整教学方法,以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精神,努力探索出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新“法器”。

1、  保持学生兴趣,重视学生的个性化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影视题材以及古今中外的史学迷案(如秦始皇兵马俑之迷)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课堂中,最精彩的应该是学生,而不仅仅是教师。教师认真备课,认真地把每一节课讲的精彩、生动,这本无可非议。但是教师不能剥夺了学生本该拥有的获得学习方法和成为课堂主人的权利,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鼓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了解史实以及更全面的历史知识,使学生领会历史的趣味性与“有用性”,使学生的学史欲望不断滋长起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和探索。

当然,教师要做好衔接与指导的作用。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就会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与影响。所以,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我自己在课堂上,一旦遇到初高中重合内容时,我会主动让学生们站起来说说初中的课本是怎么介绍的,然后给与他表扬并对初高中的知识点进行对比、整合。这种方式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提高了。

2、  利用现代科技,增强历史的时代性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现代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在当代社会迅猛发展,这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的有效途径。初中和高中的历史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设计思路、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单靠传统教学的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和环境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优势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而利用电教手段,就能解决上述难点。我们可以把初高中古代的、近代的和现代的历史和现实的、中国的和世界的大量的史实运用PPT、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等手段行进对比,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育渠道的封闭性,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历史的时代性

3、丰富教研活动,进行迁移创新教育

何谓教研活动,它是指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本组需要或学校的安排开展起来的、针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为探究内容的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教研能力、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它已然成为探讨一线教学问题、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研员作为学科教研的带头人应创造条件,提供途径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师的交流,促进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尽可能地让教研活动在开放宽松的氛围中进行。构建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交流切磋平台以及高中历史学科老师交流机制,使学生初中的历史学习可以为高中历史学习打好基础,高中的历史学习也可以初中的历史学习为依据,进一步深化理解。

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促进作用(即正迁移),也包括消极的干扰作用(即负迁移);既可以是前面的学习影响后来的学习(即顺向迁移),也可以是后来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即逆向迁移),教师应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加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它可以增强我们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思、有问、有议、有合作、有实践。这种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很好的把”教”为指导与”学”为主体统一起来,还能让学生既灵活理解、运用知识,又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笔者认为迁移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课本,也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教师要在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后,及时引导学生在历史古迹、历史参观的实践中趋于合理的迁移初高中的知识、从古自今、由此及彼,让学生自己整理相关的历史知识、归类比较、形成知识框架从而在实践中发挥潜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对于学生的表现,多加赞赏,让学生尽情体验创新的快乐。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对教师、学生、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继续努力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易. 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分析与教学衔接问题探讨 [D].天津师范大学,2013.

[2]徐冉. 增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3.

[3]刘波. 新课标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J].数学与管理,2013.

[4]刘首红. 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困难与教学对策[J].科教文汇,2007.

[5]慧虹. 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报,2004.

[6]范模. 初中与高中衔接的必要性及方法. [J]教育评论,2007.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