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6-2017学年  
 
翻转课堂在《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实例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751    更新时间:2017/12/13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听讲座、阅读课外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或老师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下面以鲁科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为例,谈谈我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反思。

一、           教学流程

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课前录制微视频,流程为:制作视频-交流互动-课前评价(课前学案)。课堂学习流程:课堂小练习-课堂测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

二、课前准备

1.       视频的制作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视频录制的内容将其做成PPT课件,而后用Camtasia Studio 6边讲解边录制,录制好后提前两天上传到班级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再由学生上传到班级群中。

2.       学案的编制

学案分为课前学案和课堂学案,课前学案短小精炼,主要是学生根据视频学习,记录下收获并进行测验。

3.       课前交流互动

学生课通过电话,网络,面对面等交流方式解决一些困惑。

三、课堂学习

1、课堂小练习:巩固课前学习所学知识。

2、提问:通过视频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再通过课堂小练习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这也是对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的一种检测。

3、分组讨论

对学生进行分组,主要是根据座位进行分配,每组4位同学,选取一名组长,方便后面分配任务。

探究问题1:若酸性CuSO4溶液中混有Fe3+,应如何除去Fe3+?给出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值,小组讨论然后选择代表回答。

探究问题2:若酸性CuSO4溶液中混有Fe2+,应如何除去Fe2+?(可供选择的氧化剂有:稀HNO3、H2O2、NaClO)

探究问题3:水中含有碳酸氢镁和碳酸氢钙,最终的水垢为什么有氢氧化镁?(Ksp(MgCO3)=6.8×10-6   Ksp(Mg(OH)2)=5.6×10-12   CO32-水解平衡常数Kh=1.8×10-4)

4、小组总结:各小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实践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提供视频资料供学生自学,课前学案让学生通过学习视频,完成课前学案。课堂上先回顾视频中的溶度积规则,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的溶解、沉淀的生成和沉淀的转化进行加深和探讨。

本节课的不足:首先,学生课后自学完成效果不是很好,这可能和学生课后学习任务重有关,布置学案上的作业个别同学没有完成。第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节课计算量比较大,要让学生尽量理解计算思路,列出过程即可,不需要注重算出的数值。第三,是在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上,本节课以习题讲评为主,缺少学生的讨论交流,可以多给小组讨论的时间。最后本节课还是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方式,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偏少,今后自己还要在课堂上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这些都是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的。

我的看法: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多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其成功的关键。本节课我在视频学习中将课堂的主要内容已经呈现,课堂上是对问题的深入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参与到课堂上来。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此次,班级部分同学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如果长久采取此种教学模式则会有所落后,这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求学生课后一定要提前自主学习并进行思考,或许多采取一些测评方式会起到督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陈怡,赵呈领.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1.

附:本节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溶度积规则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堂学案展开讨论,从而激发兴趣,从前面所学分析平衡问题的思路出发,遵循规律进而解决一些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

【教学难点】 调pH值法,沉淀的转化

【教学过程】

【回顾】溶度积规则: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比较任意状态离子积(Q  )与溶度积(Ksp)的大小,判断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

①当Q =Ksp时,饱和溶液,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②当Q < Ksp时,不饱和溶液,沉淀溶解,即反应向沉淀溶解的方向进行,直达平衡状态(饱和为止)。

 ③当Q > Ksp时,离子生成沉淀,即反应向生成沉淀方向进行,直到平衡状态(饱和为止)。

【讲解】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利用Q 与 Ksp的相对大小与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的关系了解一下沉淀溶解平衡在自然界、生活、生产、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等方面有哪些应用。

【板书】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板书】1、沉淀的生成:Q > Ksp时

 A、加沉淀剂法     

【课前学案展示】

【投影】学生计算结果

 1、在100mL0.01mol/LMgCl2溶液中加入1mL 0.1mol/LNaOH,是否有沉淀析出?(Mg(OH)2的Ksp=5.6×10-12 )

 2、Ksp [Mg(OH)2]= 5.6×10-12,求Mg(OH)2 的饱和溶液中的c(Mg2+)和c(OH-),pH值?

【课堂学案】学生讨论并计算

1、若要使Mg2+沉淀完全,c(OH-)至少为多少?此时pH为多少?(当c(Mg2+) ≤1×10-5mol/L时,认为已沉淀完全)

【提供数据】

物质Cu2+Fe2+Fe3+

开始沉淀pH4.77.01.9

完全沉淀pH6.79.03.2

   

【学生讨论】

2、①若酸性CuSO4溶液中混有Fe3+,应如何除去Fe3+?

【投影】学生讨论后的方法

【深入讨论】

(可供选择的氧化剂有:稀HNO3、H2O2、NaClO)

②若酸性CuSO4溶液中混有Fe2+,应如何除去Fe2+?

【小结】

    B、调pH值法 

【板书】2、沉淀的转化

【探究实验】(1)向盛有2mL 0.1mol/L Zn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Na2S (0.1mol/L) 溶液,再向其中滴加CuSO4溶液,观察沉淀颜色的变化。

物质ZnSCuS

Ksp(mol2·L—2)1.6×10—241.3×10—36

沉淀颜色白色黑色

【分析】          ZnSO4 + Na2S  =  ZnS↓ + Na2SO4

ZnS(s)  Zn2+ (aq)  +  S2—(aq)         

+

平衡向右移动        Cu2+(aq)

CuS(s)

【板书】 (1)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2)条件:难溶电解质转化成更加难溶的物质

【学生讨论】在处理污水时,为什么加入FeS固体就能除去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

   Ksp(FeS)=6.3×10-18mol2•L-2

   Ksp(CuS)=1.3×10-36mol2•L-2

   Ksp(HgS)=6.4×10-53mol2•L-2

   Ksp(PbS)=3.4×10-28mol2•L-2

            

【学生演练】课堂学案

3、写出FeS(s)与废水中的Cu2+、Hg2+、Pb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4、将足量的FeS粉末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S2-)是多少?往10mL这样的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1的CuSO4溶液中,是否有CuS沉淀生成? 

(Ksp(FeS)=6.3×10-18   Ksp(CuS) =1.3×10-36)

【课后讨论】5、水中含有碳酸氢镁和碳酸氢钙, 最终的水垢为什么有氢氧化镁?

(Ksp(MgCO3)=6.8×10-6   Ksp(Mg(OH)2)=5.6×10-12   CO32-水解平衡常数Kh=1.8×10-4)

【作业】:课本P97  1、3  《名校学案》第二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Q > Ksp 时,生成沉淀

    A、加沉淀剂法     B、调节pH法 

2、沉淀的溶解:Q < Ksp 时,沉淀溶解

3、沉淀的转化

   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