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5-2016学年  
 
信 守 不 渝
 
作者:聂慧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674    更新时间:2017/12/26
 
春秋时期,孔子针对礼崩乐坏、诚信缺失,秉持美好的政治理想,在社会生活中以身作则,大力倡导诚实守信。他认为,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真实无妄、诚实守信,是一个人为了实现自身的承诺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严格履行道德义务的表现。只要人人都能坚守并积极践行此道,就足以处理好个体与他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立身于天地之间。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在教授弟子时,积极倡导诚信的重要性,提出关于诚信的新见解。

话说是日午时,孔子家中的书斋坐满了弟子,连屋外的人都伸长脖子,仔细地聆听孔子的教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他顿了顿,“诚信乃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做人若失去了诚信,在这个社会上必将寸步难行。”一众弟子,鸦雀无声,深感今日话题的重要。

“还需每日多次省察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轻啜一口茶,继续说道,“与朋友交的‘信’最是重要,最该好好反省,在过往的经历中是否都能‘言必信,行必果’呢?你说的话,你都恭敬地遵守了吗?是否改变了自己的初心呢?”然后又补充道,“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说话间,有个人猛然起身,连招呼都没打,就直奔屋外而去。

这人叫微生高,复姓微生,名高,孔子的老乡,近水楼台,拜在孔子门下。微生高出身寒微,从小父母双亡,完全依靠闾里乡亲的帮衬接济,吃着百家饭长大;身材矮小,常胆怯地跟在一群大孩子身后,大家就称呼他“尾生”。对他来说,读书是非分之想。然而,因为孔子,尾生的读书,竟然不成问题。

孔子身处乱世,“仁政”的主张没有施展空间,政治上不得意,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上,于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开始在家乡开办私学。此举打破官办教育的垄断局面,只要想读书的人,都可以登堂入室(这个成语是用于形容学问达到一定的高度,放于此有没有问题呀)。尾生抓住了这样的机会,总算上天对他还是有所眷顾。学习上,他如饥似渴,常常忘却了生活上的困厄;对尊师所教所言,深信不疑,甚至固执地在生活中按部就班地实践着。渐渐地,尾生成了德器粹然的人。他乐于助人,与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

当听到“在过往的经历中大家是否都能‘言必信,行必果’”时,尾生一怔,似有人当头一击,突然想起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年四月,青黄不接,家中已经断粮,尾生出外寻找食物果腹,越走越远,最后饿得体力不支,晕倒在地。

“醒醒,年轻人!”伴随着一声呼唤,尾生感觉到唇边有点温热的汤汁流入,睁开眼睛,模糊地看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妪,一边呼唤,一边轻拍自己的脸。“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为何会卧于此地?”

“饿!(……)”尾生无力地说。老妪递上两个米糠馍,说:“吃吧。”

尾生来不及道谢,三口两口,两个馍下肚了:“真是人间美味呀!谢谢婆婆!”

老妪微笑地说:“孩子,你真是饿坏啦。这只是馍。现在,有力气了吗?可站得起来?你家在哪?天色已晚,家人该着急了!”

尾生动了动脚,说:“家中,就我一个人!”然后将自己的情况大致叙说了一下,又问:“婆婆要去哪?我陪您一块儿去吧!”老妪感慨道:“适逢乱世,人如蝼蚁。既然如此,日后更该活出个样子,才不枉以前吃过的苦呀!你快回去吧,我家就在村前,不远。”

“今天多亏婆婆救了小子一命。日后我有了本事,一定报答您!”尾生郑重其事地说。“给你两块馍,不是为了让你来报答我。你要有本事了,多帮助别人就好啦!”老妪慈爱地拍了拍尾生的背,目送尾生消失在路的尽头。

一晃数年,尾生再没有想起此事。此时孔子一言,尾生幡然醒悟,即刻决定到邻村去看看婆婆。多方打听,才知道老妪离开人世已经年余;带着万分歉意,尾生来到老妪坟前:“婆婆,是我该死!我总以为人生在世,时间充足,有些事可以慢慢来。殊不知,那日一别竟成永诀。当初曾说报答救命之恩,我都还没有做到呢,你就离开了……”尾生长跪坟前,啜泣不已,“婆婆,我对你发誓,日后只要是我微生高承诺过的话语,必定说到做到,信守不渝。”

尾生将婆婆坟上杂草拔除,敬上三杯清酒才离开。从此之后,尾生确实将诚信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第一要义,砥砺自己的德行。

有一次,一位亲戚来向尾生借醋,尾生说:“你稍等,我这就进庖厨给你取。”但事不凑巧,恰好自家的醋也用完了。“既然已经答应借他醋了,那就必须做到呀。”尾生沉思了一会,悄悄从后门溜出去向邻居借了一坛醋,送给那位亲戚。孔子知道后,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不够正直,有点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是已经答应了别人,那么无论如何都应该信守诺言,不能随意改变。坊间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尾生的行为是“言必信,行必果”,值得称道;有人认为尾生这种做法是不懂变通,并没有真正领会孔子关于诚信的精神。但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尾生始终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践行诚信,直至最后为此付出生命。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鲁地未能幸免,社会一片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尾生跟着逃荒的村民,迁居到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为了生存,尾生就在街头摆个小摊,帮人家抄抄写写,闲时也给童子讲讲课,说的全是从孔子那学来的东西。他始终以“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德行,在梁地逐渐有了一定的名声。经人介绍,他到一乡绅家的私塾教授其女。女子名静女,刚过及笄之年,对读书识字兴趣浓厚,原先跟一位老先生识过一些字,略读过一些书,对《诗经》最是喜欢。老先生年纪大归乡养老去了,尾生恰好补上了这个缺。

谁曾想,静女对这位饱读诗书、深谙儒学的书生产生了好感,并主动表达了对尾生的倾慕。尾生也被静女打动了。两人君子淑女,私订终身,立下盟誓。尾生满心欢喜上门提亲,静女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还将尾生辞退了。尾生沮丧极了,度日如年,忽然收到静女托人送来的一封书信:“明日黄昏,城外桥下,不见不散。”尾生将信纸紧贴心口,竟流下了眼泪:“此生不负卿!”

次日黄昏,尾生提前来到桥下等候。天空中堆积着鱼鳞般的云层,在落日余晖中有着和尾生手中的花朵一样漂亮的颜色。尾生沉浸于爱情和对未来憧憬中,他仿佛听见静女走出家门朝他奔跑而来急切的脚步声,那声音敲在了他的心上。他使劲地抬了抬头,脸上漾起了幸福的笑容。

远处河岸不时地传来一两声鸟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尾生用脚拨弄着河卵石,不时地朝桥上张望。稍有动静,尾生便兴奋起来。

有人经过,却不是静女,是他的邻居鱼趾:“你在桥下干什么?”

“等人。等一个人。”尾生掩饰不住兴奋。“别在河边逗留太久。你看天上的云,怕是要来一场暴雨了。”鱼趾提醒后就走远了。

果不其然,乌云裹挟狂风,电闪雷鸣,滂沱大雨倾盆而下。转眼间,河水暴涨,没过尾生的膝盖。河水湍急,尾生无法站稳,但他坚持不离开“桥下”,只是使劲紧抱桥柱,设法稳定身体。黑暗中,尾生处境不妙:水漫过了腰,水涨到了胸……尾生只是死死地抱着桥柱。

“尾生,尾生,还在吗?”大雨中隐约有声音从桥上传来。是鱼趾,他折返回来,还带来一把伞。“在!”尾生喊出来,鼻子有些发酸。“秋水暴山洪。赶快回家吧。”鱼趾边说边摸到桥下,“雨下这么大,别等了,没人会来这的。别丢了自己的性命啊!”同时伸手去拉尾生。尾生咬了咬牙:“不!我再、(……)再等一会儿。‘城外桥下,不见不散’。她说过,就一定会来的。”口气决绝地喊道,“即使丢了性命我也在所不惜!不用管我!”鱼趾摇摇头,无奈地离开了。

且说静女被父母紧紧盯着,脱身不得,直到夤夜才伺机逃出家门,踉跄地来到城外桥边,一看身体就歪倒下去:洪水消退的“桥下”,尾生紧抱桥柱,没有动静。静女悲恸欲绝,抱着信守誓约的尾生,号啕大哭。阴阳相隔,生死一体。静女哭罢,从容地抱着尾生,顺着滚滚河水,相拥没入河中,也践行了自己“不见不散”的约定。

【结语】“不见不散”是四个字,在尾生内心是誓约,是必须坚守的信约,这就是当代人已经模糊的、视之为“迂”且过时的“抱柱之信”。诚信,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求。中国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基石,历来都以“守信”作为衡量人们道德水平的标准。人生在世,可以粗陋,可以清贫,可以平凡,但决不可以失信,更遑论欺诈了!这种近乎“迂”的诚实守信,不妨有一些,多一些,再多一些,直到人人都追寻人格的圆满。

                                           课题负责人:陈宜安

                                           课题组组长:陈  敏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