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思想教育  
 
[图文]让文明与我们同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97    更新时间:2015/12/27
 

2015年12月7日,校学生会副主席庞思静发表了《让文明与我们同行》的国旗下讲话。她通过两个事例说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她指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让文明与我们同行”。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当你行走在马路上而无意间看见路面上有一口痰迹时,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当你行走在校园里而无意间看见地面上有一张纸屑时,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两个或许大家已经听过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有人发现在新加坡这个通用英语的国家里,他们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这是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造成的。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 

再看我们身边,绝大多数的同学是具有良好习惯,是讲文明的。遗憾的是,在一部分同学身上,同样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教室外的走廊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小零食的包装袋或其它的一些垃圾;这些垃圾在地上,却没有人主动捡起来。再者,大课间做操或集会时楼道间的同学大多三五成群、勾肩搭背甚至平时课间有些同学在走廊上追逐打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和细节,都留下了不安全的隐患。 

同学们,有的时候我们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往往正是那些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破坏了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校容校貌。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那么学校的学习环境也就变得良好而有序。我们知道:一个学校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异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人格的形成,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应该先学会做人,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在此,我们学生会为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主办了文明周。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安委会、宿舍管理委员会、体育部将对上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改进,并且选出工作过程中高素质的文明参与者进行奖励。膳食委员会也将在食堂进行对文明的征集,同学们有关于在食堂用餐的任何意见或建议都可以向工作人员提出,我们将认真进行督促和改正。文明督导队会加强对学生仪容仪表、举止谈吐等的督查。仲裁委员会将更加认真处理工作细节,力求完善工作,使文明能够更加贴切日常的生活习惯。宣传部和文艺部现面下大家征集有关文明的海报。各部门也都将举办关于文明的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丰富自己的课余时光,提升自己道德修养。

孔子有言:“不学礼,无以立。”身为南一学子的我们,德、智、体、美、劳,样样都不可或缺,从细节出发,完善自己。

谢谢大家,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