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云端千帆竞发,促成长“语”你偕行
——南平一中高中语文&永宁二中高中语文教研交流
秋意渐浓,雁声朗气清。疫情背景下,南平一中语文教研组与永宁二中语文教研组相遇于云端,以研促教,协力奋进。2022年11月,方珍老师与邓晶老师通过微信对话、微信教研群等方式搭建了交流桥梁,携手同行,一路芬芳。


待各位老师加入微信教研群后,吴小燕老师从学校简介、校园风景等方面和靳丹丹老师互相进行了介绍,构建交流高地,厚植友谊沃土,增进校际交流。



好课锋从“磨课”出,风采缘自“评课”来。11月25日上午,在方珍组长的主持下,线上教研活动正式开始。教研活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林雪金老师进行授课说课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之《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第二部分为教师讨论交流与改进,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林雪金老师本堂课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活用教材、新意十足,体现了校本特色,把逻辑运用生活化。且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针对性强,关注于高考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应用,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她精心设计了课堂练习,体现了趣味性和层次性。林雪金老师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参与时间,学生善倾听,热情高,能合作,问题设置能真正的引发学生思考,合作交流氛围好,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课堂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是一堂优秀的逻辑教学课。
课后通过微信语音,由永宁二中的马老师和靳老师作为代表进行了精彩点评。马老师高度点赞了这堂课,他提出,林雪金老师的这堂课对新教材的使用很有帮助,解决了高考中常见的逻辑错误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准备充分,本堂课也非常有针对性,令人收获颇丰。
靳老师认为,这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在学生合作交流中解决了教学任务,用高考真题进行了讲解,课堂形式新颖,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提高。
南平一中由吴玲花老师、何晓丹老师和吴小燕老师分别对林雪金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吴玲花老师认为,本堂课充分学习逻辑的基本规律,并能以学化用,引导学生在考试和生活中运用逻辑规律,辨别日常语言表述中的逻辑错误。教学设计由浅入深,课程设计循序渐进,题目设计与任务设计围绕逻辑知识点展开,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紧密结合。何晓丹老师提出,本堂课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在教材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教学设计亮点频现,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林雪金老师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晦涩难懂的逻辑课上的很精彩:有层次有梯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并提升运用逻辑能力。吴小燕老师从课堂有料、课堂有用、课堂实施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她认为本堂课由课内到课外,精选模拟考和高考的例题,内容充实。林雪金老师能够链接高考,探究高考的走向,使课堂教学学有所用,提高学生逻辑应用能力。如果能根据单元目标要求,增加学习活动的情景设置,使情景活动贯穿课堂,那么本堂课会更有新意。
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更是教学质量和自身成长的源泉!集体教研,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疫情当下,永宁二中的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并热烈讨论了本次线上教研活动,携手共进促提升,端品教研之香萦花茶,行观教学之锦绣缤纷,踏歌而行。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教研活动,如同指路明灯,为老师们指引了前行之方向,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相信我们每位老师都会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潜心钻研每一帧语文教学的澄明底片,借之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