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活动  
 
[组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武夷校区化学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作者:武夷校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54    更新时间:2023/11/2
 
2023年10月12日,南平一中武夷校区化学组在高中部化学实验室召开本学期第三次教研组会议。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有2个议程。

1. 观看实验说播课——《深度学习下的“黑面包”实验探究》

实验说课分为四个部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该说课内容选自人教版第四章第四节浓硫酸的性质。教师对现行教材和即将实施的新版教材进行对比发现:“均以教材中黑面包实验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未证明”为线索,制定了相应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合作、探究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引导、点拨、解惑的方式进行传授。

教学过程总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发现问题

从“黑面包”实验过程中发现蔗糖变黑的同时,有大量白雾和刺激性气体产生,提出该刺激性气体是什么,怎么检验该气体?

环节二:证据推理

根据实验现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提出猜想,思考如何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同时发现问题二:原始装置是敞口的,不利于对气体进行收集和检验?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并设计实验装置图。

环节三:实验装置改进

设计出的一体化实验装置中,因气体有限这一问题,效果不理想。教师引导学生想到自然水管分流装置,并再次对实验进行改进,再次发现问题四:反应缓慢、现象不明显。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分析、用连通管改进装置。

环节四:实验总结

从化学知识、实验装置创新和改进两方面进行总结。

2、《深度学习下的“黑面包”实验探究》----评课

祝春霞老师:

1)该老师应用问题驱动的方式以及启发式进行教学,问题的提出有层次,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总结。

2)实验装置的改进与相应的实验现象明显。

3)学生会思考、能思考。

4)在“黑面包”实验中,有大量白雾和刺激性气体产生,提出该刺激性气体是什么,怎么检验该气体?后期检验的都是SO2,却忽略了CO2的检验。

王方丽老师: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存学习动机、高级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该教师所设计的说课与深度学习吻合。

吴晶老师: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中,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在周老师的这个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学会了“偷懒”。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本节课更加注重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做黑面包这个实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第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紧接着教师追问气体是什么,怎么检验,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提出猜想的同时发现了第二个疑问,传统课本上的实验是敞口的,于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利用简单的图画将一系列装置陈列。通过合作,得出最优方案。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将学生头脑中的潜能、才能挖掘出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同时,又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本节课师生共同设计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将冗杂的装置变得操作简易化,并且节约了药品,实验现象更直观化。

潘雨琪老师:

1) 首先实验的装置改进很成功,不仅节约了药品,而且还绿色环保。

2) 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证据推理,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意识。

张瑶敏老师: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用实验现象去发现问题,寻找原因。但是发现了问题,学生突然就想到了办法,有点显得太突兀了,具体的实施过程没有体现。改进的实验装置是否能用于其他的实验拓展,该一体化实验装置的用途是否广泛还需要深入分析。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