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培青教师的能力,加强教师基本功,展示广大教师板书艺术风采,南平一中语文教研组于12月19日组织了板书设计大赛。
比赛期间,老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用精炼的文字,精美的图画,丰富的色彩,合理的布局展示了板书之美。每位选手在板书完成后做了简要说明。
高中组杨艺璇以一个“合”字图案为板书整体架构,体现军民合一的军民鱼水情。“合”字拆开三部分,分别体现小说的三要素。“人”字连接的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小通讯员”“新媳妇”“我”,板书重点突出三者军民身份的复杂性和合一性;中间的“一”连接“战争环境和和平景象”,突出环境描写的诗意特点;最后用“口”字组成小说的四个情节,重点突出结局即高潮的情节特点。通过形象化和生成性的板书,梳理小说结构,帮助学生记忆、运用和巩固迁移。
余雨彤则从小说文体入手,用“百合花”花开并蒂的图像展现了本篇小说的主要构成:人物、情节、主旨情感。在每一朵“百合花”上分析具体内容,主要抓住本文百合花的象征意义,展现了纯洁高贵的百合花蕴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重点突出,脉络清晰。
初中组杨演老师的板书从“志”与“学”关系入手,懂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有明确的志向是成就学业的基础,“志”与“学”中,“志”很重要,只有有了明确的志向,才能最终成就学业。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舒丹妮通过板书把整篇课文的思路顺一遍,开篇先提出君子的操守,接着正面论述静、学、才、志四者的关系,最后反面论述“不静”和“不惜时”的后果,总结成才的三个条件。
赵婕瑜首先提出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接着从治学、修身、惜时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先从“静”人角度进行正反论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又从“躁”的角度进行反面论述——“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最后劝诫惜时,希望有所为。
赛后,评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凸显教学重难点;书写是否准确规范、结构美观等为依据,对作品进行评比,最终得出获奖名单。
一等奖:杨艺璇 舒丹妮
二等奖:余雨彤、赵婕瑜、杨演

板书设计大赛展现了独特的校园风采,增强了教师板书设计的意识,展现了用心教育的初心。语文组培青教师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夯实基本功,探索研究板书设计艺术,积极耕耘三尺讲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