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各类活动  
 
[图文]高一(7)班废品分类回收实施方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359    更新时间:2017/12/12
 
高一(7)班废品分类回收实施方案

方案背景:

    当前,中小学生自带水壶的少之又少,喝饮料,瓶装矿泉水者比比皆是,尤其是夏季的到来,学生喝饮料要冰镇的,甚至是里面有大冰块。学生的作业本,自己也不爱惜。经常是写错一道题,整页纸撕掉,扔进垃圾筒。甚至有的作业本才写了几页,不喜欢了也将整本扔掉,用过的试卷、习题册都扔进垃圾桶,太浪费了。这个学期我班创建“环境保护  从我做起”责任教育特色班级。借此契机,我们对班级废品进行分类回收。本次活动通过学生将喝光的饮料瓶,不用的废纸收集起来,集中卖废品,既保护环境,又使班里有了活动资金。

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调查饮料瓶及废纸情况

在高一年级七班做调查,发现班里的饮料瓶每天扔掉十几个,废纸有半纸篓,这样都随垃圾扔掉。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

饮料瓶与废纸均属可回收垃圾。王建国.张许宇泽等同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每回收一吨废纸,可再生产0.8吨纸,可挽救17棵大树,可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回收一吨废塑料,即可还原为再生塑料,又可少冶炼750千克的汽油和柴油,同时相关的水、电、人工、及其他资源也节省很多。饮料瓶属于“白色污染”,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饮料瓶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饮料瓶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饮料瓶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饮料瓶,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饮料瓶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第三阶段:宣传

将收集到的资料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回收垃圾回收,卖到物资回收处所卖钱款可作为班费,班里有了活动资金。将垃圾变废为宝,对人对己、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地球,都是做了一件很大的好事。这样的好事,同学们何乐不为呢?

第四阶段:实施

在教室的卫生角放两个专门垃圾桶,一个为饮料瓶回收桶,一个为废纸回收桶。当箱子满时,既有收废品人员的上门来收。同学们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有时即使在操场上,回班时也要将饮料瓶带回班,而不象以往扔进垃圾筒。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废品回收记录如下:

班级废品分类回收明细:

卖废品所得款项全部购买奖品给予本班进步学生奖励

小组成员: 高一(7)班全体同学

监督人:郑有凌

卖废品记录人:王建国   

购买奖品及分发:班委会成员    负责人:张许宇泽

希望到了学期末,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的付出有了回报,将废品集中在一起,使同学们意识到原来我们平时的消耗是很大的,进一步抑制自己这方面的消耗,同时将卖废品所得又给了进步同学的奖励。鼓舞同学们继续努力,继续进步。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岗24号 电话:0599-8853660、8849859
备案:闽ICP备09034032号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84号